非遗保护事记

结婚礼仪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7-10 11:37:00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一)“呤翁胞”①

在东河地区,孩子七八岁或十—二岁的时候,经双方家长同意,由双方家长决定,男女孩之间“呤翁胞”,他们之间便互称为“翁胞”,双方父母之间也跟着互称为“帝翁胞”和“百翁胞”社会上便公认男孩和女孩认亲了。“呤翁胞”后,双方家里如有娶、丧葬或其他重大事情,都要彼此通知,互相送礼,互相关照,互相帮助。至于互称“翁胞”的男孩女孩双方,彼此之间不一定都相互认识,当然也就谈不上来往了。当然,因为居住相邻,从小就经常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马的“翁胞” 也是有的。


昌江黎族自治县机告村有“问亲”的习俗:男孩或其父母看上了哪家姑娘,男孩的父母便去姑娘家向其父母提亲。姑娘父母有意思的,待到大年初一上午,男方父母便请亲戚一手着叠成一上一下的两个粽子,另一手提着单个粽子到女方家里“问亲”。女方家若应允这门亲事,就把提来的粽子收下来。从此以后,男方便年年给女方送粽子,女方也会年年收下粽子,表明芳心未变,他们之间的这门亲事还一直存在。送粽子和收粽子,一直要延续到结婚的那一年才停止。在送粽子的过程当中,若在哪一年,男方送去的粽子被女方家退了回来,那就说明女方反悔了,这门双方父母认的亲事就宣告结束了。


(二)“蕊盾”①

在东河、大田地区很流行“蕊盾”仪式。结婚日之前,男方父母择日派人到女方家里,真正确认婚娶关系、推算双方婚礼吉利时间及协商婚礼具体安排。这一天,男方备好粳米8筒(一筒约2斤大米)、糯米8简,用小藤箩各分成一担。粳米这一担两边各放两条黑糖条,糯米那一担两边各放两节甘蔗,意在企望夫妻婚后婚姻甜蜜、丰衣足食,白头偕老,并挑选“裉"内4位各未有子女夭折的伯婶或嫂辈(假如“裉"很大的话,最好能每个“套他”都有人),挑这两担礼物送到女方家里。女方家里事先也已杀一头猪,准备极其丰盛的酒菜,令“套他”的男女都来陪客和参加宴席。席间除和男方的4位使者喝酒、灌酒、对歌庆贺外,议题主要是协商男女双方完婚的吉日良辰及有关的安排。男女双方父母的生日,男女双方家里的“忌日”都不能作为子女结婚的日期。“翁裉”的、女方亲戚的女辈们都拎一小箩米(约2斤)来吃饭喝酒,表示对这门亲事的赞同和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