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海南 > 海南文史

海南文史

琼州奇才——丘浚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16-04-25 14:17:10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明代中叶,在素来被中原人士视为蛮荒之地的海南岛上,一颗文星冉冉升起,以它耀人的光芒震撼了中原大地。这颗文星,就是人称“广东三大学者”之一的丘浚。

      丘浚(公元1420~1495),字仲深,号琼台,别号深庵,谥问庄,今海南省琼山市府城镇人。他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丘浚七岁时酒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无法上学,做过一段时间的放牛娃。在艰苦的童年时代里,他勤奋好学,四处求人借书阅读,有时借书抄录。据何乔远著《丘文庄公传》载,丘浚为借一本好书,甚至“远涉数百里,转浼数十人,积久至三五年后而得。”靠这些精神和方法,丘浚得以博览群书,很快就显示了横溢的才华。传说他在12岁(一说为6岁)时,写下了七律《题五指山》: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被后人赞誉“铁笔难改”。丘浚晚年右目失明,但仍然苦读不辍,史书说他“自少至老,手不释卷”。靠这种勤学苦读的钻研精神,丘浚终于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后人赞誉他“道德文章,炳若日星”。

      明英宗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24岁的丘浚参加广东乡试,得中第一名举人。二试礼部,名登副榜,留北京城国子监攻读。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年),34岁的丘浚登进士第,并获廷试二甲第一,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参与修撰《环宇通志》。当时的考官曾问丘浚:“予生海外,何从得书籍师友而乃博洽此?”他凭着自己的渊博学识和雄浑文笔,使同僚们大为惊服,很快便名噪朝廷。书成之后,丘浚又历迁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等职,并又参与修撰《英宗实录》和《宋元纲目》,还自撰《世史正纲》。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在朝臣的一致举荐下,丘浚出任国子监祭酒,时年57岁。当时士习文风以艰涩奇谲相高,丘浚在太学中痛斥其弊,并利用主持会试的机会,贬斥奇文僻论,奖掖平易晓畅的文章,从而使当时的文风逐渐向浑朴自然转化。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丘浚升任礼部侍郎,仍掌国子监事。他利用丰富的宫廷藏书,历十年之久,写成了《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字数达110万,提出了不少有关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方面的精辟见解。新登基的孝宗皇帝读阅该书后,钦批“考据精详,论述该博,有补于政治,朕嘉之”。丘浚也因而迁升为礼部尚书,并兼《宪宗实录》总裁。后来丘浚又频迁要职,历迁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少保兼武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参与国家机务,地位相当历代宰相。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春,丘浚卒于任上,追封左柱国、太傅,赐溢文庄。明代《本朝分省人物考》称丘浚“著述甚富,世称博学,为我朝之冠”。清代《四库全书》提要说丘浚“冠绝一时,文章尔雅,有明一代,不得不置作者之列”。确实,从史载丘浚为学之勤苦,天资文卓越,著述之丰硕来看,上述赞论毫不过誉。当代学者钱穆所编《丘文庄公丛书》赞誉丘浚《大学衍义补》,“皆卓然得学统证,伟然揽学林之要,全国学者传诵其书,至于清末,历四五百载,弗辍弗衰。盖文庄不仅为琼岛一人物,乃中国史上之第一流人物也”。
在琼岛,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丘浚的传奇故事。

      童年的故事:聪颖过人的丘浚,自幼精晓楹联答对。传说他七岁时,一次经过州府门前,发现州府门上的对联竟然贴颠倒了,便向这幅对联吐了口唾沫,因而激怒了道台,一脚将他踢倒在地上,喝着:“本道台出一句上联,你若对答如流,今日就放你一马!”道台想了想,出口道:“一脚踢倒小童子。”丘浚听完后,便赖在地上不起,硬要道台扶他起来。面对七岁孩童,道台束手无策,只好去扶他。丘浚乘机跳起来,对答道:“双手扶起大学士。”不仅才思敏捷,应对如流,且气度不凡。道台都佩服得拍手称赞。

      巧骗皇帝:明朝时,琼州因赋税繁重,致使百姓生活艰辛。当时丘浚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他苦思冥想,千方百计想让皇上减轻琼州赋税。一天,正好皇帝让丘浚陪他下棋。棋兴正酣时,丘浚便乘机三番五次地喊“将军”,每喊一次,都紧接一句“琼州钱粮减三分”。喊了几次后,皇帝亦被弄糊涂了,下了一着好棋后,亦误喊“将军,琼州钱粮减三分”。丘浚听了大喜,扑通一声跪下叩谢皇上。皇帝恍然大悟,上了丘浚的当,可是身为皇上,金口玉言无法反悔,只好下旨将琼州的钱粮减三分。

      丘浚的故居在今琼山市府城镇小西门外金花村口。以前,金花闳门是一座气概恢宏的“学士”牌坊,石坊前座铭刻“明丘文庄公故里”的石碑,可惜今已俱泯。唯有境主庙前生长着的一棵古老粗壮的枇杷树,树冠阔如华盖,微风吹来,树叶婆娑,放佛细声细语向游人诉说昔日的辉煌,丘浚故居毗邻着一座祖祠,祠堂门楣上有阴刻字“琼山丘氏祖祠”,楹联灰塑“尚书宰相门第”,“理学经济名家”。

      丘浚故居建筑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由前厅、可继堂、藏书石屋组成,距今已有600余年。可继堂是古建筑的主体部分,原挂有明制丘公巨幅画像和鎏金匾书,还存放三件家传国宝:明代皇帝御赐的象牙朝笏、龙碗和玉簪。现在有的荡然无存,有的被博物馆收藏。

      丘浚官至高位,为发展民族文化有过贡献,这就是丘浚至今为百姓纪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