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琼台书院曾为清代琼州最高学府,常设执教并主持院政的掌教一人,由道台从德高望重的进士或举人中聘任。从创建之初就是海南人读书登科之地,曾培养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清代琼籍之进士,举人多数入第前曾在此攻读。民国后,书院办过中学、师范,为当时的革命培养了许多骨干分子,办师范后,又为海南的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琼台书院博物馆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展示了琼台书院三百年发展史及海南教育史
其主楼“魁星楼”,是一座绿瓦、红廊、白墙的砖木结构建筑,现保存完好。一楼,匾上写着“讲学堂”,有楹联一副,“树老花偏嫩,春融枝亦樛”,进门,可又一联曰,“养乾坤正气,育天下英才”。二楼中梁正中悬挂一匾,上书“进士”二字,字大如斗。这是当年该书院的高材生张日文中进士后朝廷所赐。二楼左侧是掌教的卧室,右侧是书房,中间是掌教的客厅。楼内雕梁画栋,异常别致;楼前绿树成荫,环境秀丽雅静。院里有书院掌教探花张岳菘和进士谢宝的两尊塑像,还有石雕香炉等。
这里曾是琼州的最高学府,是古代海南人士登科入仕的必经阶梯。 著名的粤剧、琼剧《搜书院》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当时,书生张日旻和琼州府镇台的婢女产生爱情,镇台震怒严惩婢女,婢女逃进书院求救, 镇台派人追至,书院掌教谢宝仗义执言,门前挡驾,并机智地乘夜将婢女送出城外,使张日旻与婢女终成眷属,琼台书院随着《搜书院》 而蜚声海内外。
该故事发生在清雍正年间,某年九月重阳节那天,琼州府镇台署的使女翠莲陪镇台的小姐出门放风筝,二人正玩得得意,不料想风筝牵线意外地断了,随风而去的风筝最后飘落在琼台书院内,被院内一书生张日旻拾到,张日旻在风筝上题写了小诗一首,不时翠莲寻筝而至,遇见张日旻,且见日旻手中持有已写上小诗的那只风筝,不免心情动之,计还风筝之际,二人皆一见钟情,便互倾心绪。之中翠莲诉说自小为婢的苦难身世,张无不深表同情,二人更是相互打开心扉,尽诉衷肠……
当翠莲将风筝归还给小姐时,镇台夫人发现了风筝上的那首小诗,于是便借故诬说翠莲与张有不轨之举,在严厉的拷打,百般折磨之后,夫人打算将翠莲卖给道台作妾,翠莲虽被害得死去活来,但并不屈服于强暴。在一风高月黑之夜,翠莲女扮男装逃出虎口。此时的翠莲已是举目无亲,转想到书生张日旻,诗文是他写的,人也极仗义,便逃到书院找到张日旻。一介书生的张日旻带着翠莲求于谢宝先生,谢宝先生极其同情翠莲的苦难身世,更赞赏他们俩大胆冲破封建思想牢笼的行为,收留了这一对情人。镇台夫人听说翠莲逃到书院,愤怒之下引兵包围了书院,声言要搜查书院,逼挟书院交出翠莲。危难之际,谢宝先生不畏强暴,坚持正义,据理力争,借口武官(镇台及海南地方最高级武官)不能随便搜查书院,并要与镇台一道到州府找到道台大人论理。镇台无奈,只好允忍相行。利用此机会,谢宝先生巧妙地将翠莲送出城外,镇台搜查书院就这样落了空。
此后,张曰文和翠莲在乡下结为夫妇,女的操劳家内外一切家务,男的发奋读书,终于考中进士。而这个故事自此也成为海南人民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