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智库 > 名家

名家

山东六旬医生郭洪琴来海口疗养 4个月下乡义诊3次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16-04-27 17:09:50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南海网海口2月2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刘麦 实习生秦丹)“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医生的责任与义务,看到病人在我的帮助下康复,觉得很高兴、很满足。”63岁的海口“候鸟”郭洪琴是山东人,原为北方某部队的一名全科医生,退休后到海口桂林洋开发区山海疗养院疗养。到疗养院他却没有安心静养,却主动担起为疗养院200多位“候鸟”老人保健诊疗的工作。日前,郭洪琴接受南海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愿意发挥余热,为海南建设健康岛出一份力。

  郭洪琴在山海疗养院为老人看诊。实习生秦丹摄

疗养院里来了个“年轻人” 原是海南的“故人”

  郭洪琴现任海口山海疗养院医务室主任,被老人们称为“郭主任”、“郭医生”。“因为我的职业,大家都很尊重我,但我是疗养院的‘年轻人'。”郭洪琴说,很多来疗养的老人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觉得与自己相比起来自己还年轻,应该为这些“哥哥姐姐”做点事情。

  18岁开始做“赤脚医生”,后来到医科大学进修到了部队医院工作,郭洪琴至今已经行医45年。郭洪琴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在海南待过10多年,对海南是有感情的。几年前,郭洪琴做了脑垂体手术,一到冬天脑袋就疼,在家乡山东冬天的风实在刺骨,所以去年10月来了海南。

  “老人们都说疗养院里没有医生还是很担心,我准备回去却还是留了下来。”郭洪琴说,今年春节虽和家人分隔千里,但是在疗养院这个大家庭里还是很温暖。大年三十,疗养院的老人们还和自己组织了晚会。相比退休前的春节在部队值班的日子,并不寂寞。身兼多职24小时为疗养院老人服务看病

  一位来自重庆的大爷说,“幸好有他,非常感谢郭医生。”春节前,这位大爷因心肌梗塞突然晕倒,郭洪琴及时呼叫救护车,给他服用速效救心丸,吸上氧气,采取初步的急救措施,给救护人员争取治疗时间。

  郭洪琴在医务室每天坐班八小时,下班后也会接受老人们的健康咨询。半夜里有突发情况,老人们也会给郭洪琴打电话,郭洪琴会立即到老人的住所帮助诊断。

  来自浙江的“候鸟”徐文丽老人说,“郭医生真的很好、很负责任,他在这里我就觉得很放心,前不久,我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他还拿了轮椅给我。”

  快到用餐时间,郭洪琴还监督起厨房的卫生和食物的营养搭配来。郭洪琴笑笑说,“这工作都是‘自找’的,部队里卫生员就有监督食堂的职责。”

  郭洪琴在海口桂林洋福店村义诊。山海疗养院供图

来琼4个月下乡义诊3次 为健康岛发展出力

  山海疗养院附近有的村庄有缺医少药的情况,一些老人们行动不便,看病成为难题。目前,郭洪琴独自一人承担疗养院的医务工作,但山海疗养院坚持8年附近村子举办义诊活动没有停下。

  来自山东的郭洪琴听不懂海南方言,每次义诊都要带上“翻译”。“村子很多老人都是腰病、颈椎病等,这类病仅靠药物治疗是不能根治的,只能起到缓解作用。所以,我就告诉老人们要对颈椎和腰部进行保暖,每天做操,这样可以缓解不少病痛。”郭洪琴来疗养院4个月就下乡义诊了3次,每次一去就是大半天。

  日前,海口人才办到疗养院进行“候鸟”人才调查,郭洪琴毫不犹豫在报名表上填了自己的信息。他说:“海南的医疗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自己来了海南,也不是老得动不得了,还有一技之长,我想为海南健康岛的发展出一份力,做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