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海南文化网:海南美体现民族文化魅力独特

来源:海南文化网 发布日期:2016-05-21 16:54:02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海南文化网5月21日海口综合互联网媒体报道:在非遗村,保亭县“黎族独木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取文为栏目组展示了利用木料制作的热带水果、黎族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造型各异的独木作品。“这些作品采用了美学、雕塑等手法,取材雨林的木料进行艺术加工,展示黎族原汁原味的黎族文化内涵。”在现场,陈取文一一介绍独木作品的艺术价值。栏目组对“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将珍贵的艺术资料收录在镜头中。

在甘什村,栏目组聚焦即将消失的“黎族绣面文身”文化艺术。

目前,生活在槟榔谷景区的最后一代“绣面文身”老人有数十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她们以黎锦织绣为生,而独特的文身艺术也吸引了中外游客的关注,被称为海南的活体“敦煌壁画”。槟榔谷为了将“绣面文身”这一古老的艺术完整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采取了多种抢救性措施,吸纳海南周边黎族市县的“绣面文身”老人来到景区工作生活,给予优厚的生活待遇。

这是由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策划的大型文化旅游资讯栏目《海南美》,来到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录制“非物质遗产”专题片。在为期四天的录制中,栏目组深入槟榔谷景区非遗村和甘什村,寻找最具黎族文化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绣面文身”艺术。

应栏目组要求,景区工作人员特别展示了“绣面文身”的全过程。

一位年轻的黎族姑娘躺在竹席上,身边几位妇女摁住她的肢体,由其中一位长者拿起骨刺在姑娘的脸上“文”起奇特的纹路。“黎族文身根据方言区的不同,纹路图形代表的寓意也不同。”景区负责人介绍道。栏目组发现,姑娘在“文面”的过程中流露出“痛苦”的表情,而在表情的变化中,美丽的图纹造型也展示在镜头面前。“虽然是模拟展示,但直面黎族‘绣面文身’艺术的全过程,心灵仍然感受到一种震撼,现代文明与民族文化的‘碰撞’让人刻骨铭心。”栏目组编导江婷燕对此颇有感触。

据了解,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海南美》是一档以海南本土文艺、文化、旅游为主要内容,结合生态、美食、文化遗产等表现形式,以乡土、乡情、乡音为寄托,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电视杂志”,向广大观众展示海南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此次在槟榔谷录制的精彩内容将在6月上旬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