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琼海集市文化注入美丽乡村建设

来源:海南文化网 发布日期:2016-05-30 16:49:55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集市,这个曾经被边缘化甚至被尘封于记忆的元素,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的今天,经琼海的“妙手回春”,从这片土地中长出了新的枝桠。

2013年以来,琼海以“田园城市,幸福琼海”发展目标为指引,以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三不一就”推进新型城镇化,博鳌、潭门等一批特色小镇迅速崛起,接地气的乡村旅游风生水起,2014年再度趁势而上,大胆探索性提出了打造“全域5A级景区”。

打造“全域5A级景区”,文化内涵在哪里?琼海市敏锐地抓住了“乡愁”。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说,汇集彰显乡愁的元素,是打造田园城市的核心,无疑也契合新旅游产业阶段游客的需求。

在琼海市副市长孟维华看来,随着琼海旅游硬件软件的不断完善,游客来得了、住得下,但看什么?青砖黛瓦、古镇优雅,碧水青山、呼吸自然,万亩田野、胸臆直抒……但还有一点是过去人们常常忽视的,就是乡村的集市文化。

是的,对集市文化的挖掘再造,让乡愁有了极为具象的表达。

一个个有关集市的“点睛之笔”随即点染了田园的画卷:

在会山,图腾花纹,小桥流水,田园中的苗家气息扑面而来。按照传统习俗,每月1日和15日是会山镇的“大集”。2015年国庆黄金周起,会山镇巧借节庆,推出“旅游赶集日”。地里不起眼的野菜端上餐桌,成了城里人赞不绝口的原生态食品;苗家姑娘日常佩戴的苗绣头帕、腰带走出香闺,成为时尚的“伴手礼”。如今,会山的赶集日已是闻名四方的盛大旅游日,原本默默无闻的翻缸酸菜、土鸡蛋成了抢手货,传统的五色饭等苗家美味引得游客连连称赞……

“会山的牛刀小试,让琼海看到了集市文化注入的不竭生命力。”符宣朝说,饱含乡愁而又独具地域特色的集市之路,要大胆地走下去!

   们似乎看到了数十年前的场景:手艺人在街边自制着年糕,人们在色彩缤纷的摊位前品尝着“筴六”,亲手摸摸番石榴的软硬、看看土鸡蛋的色泽,在街市舞台下听一场韵味十足的琼剧。

原本就有交流集市的阳江镇也瞄准了集市文化元素,她的特征是红色。阳江镇在红色娘子军诞生85周年之际顺势推出阳江交流集市节,在飘扬的红旗、列队的“娘子新军”中,红色集市文化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

相较于曾经的集市,今天,已升级的集市文化,不仅让琼海的田园乡镇愈发光亮,也令本土文化焕发了勃勃生机。

“如今,会山镇加脑村每逢赶集日,游客上千不在话下,特产山兰酒、野生蜂蜜供不应求。”会山镇镇长刘学玲说,去年一年,小小的加脑村新添了13辆小轿车,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而阳江镇在促进农民增收上也不甘落后,策划各类活动打造成熟的旅游线路,通过交流集市和红色旅游,让更多群众参与并从中获益。

美丽乡村的新实践相融于浓浓的集市中,你来我往,交流交心,它改变着农村,它让今天的琼海散发出了更加迷人的感染力!

(海南文化网整理发布小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