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海南文化网6月7日讯,莫清鼎学书二十余载,愈发觉书法艺术之高深,每日临池不缀,欲罢不能,却也只是窥探书法艺术冰山之一角。借《海周刊》约稿之际,作一梳理。与同道共勉。师从古法 追求古意——书法家莫清鼎习书廿余载之感悟
莫清鼎,1978年生,毕业于湖南大学,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海南万泉河书画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全国公安边防文联会员,全国公安边防文联海南分会书画协会理事。
自幼酷爱书法艺术。首先从唐颜、柳楷书入手,又习魏晋二王,师法宋元苏轼、赵孟頫,清代王铎、八大山人、于右任以及近代余任天等名家,所书之作隽秀富有灵气,行云流水,法度谨严,意趣盎然。
作品曾多次参展公安系统书画展。2015年,在意大利首届中国书画节,药师山第二届书画展中展出。此外,作品被海南省图书馆收藏,入编《当代楹联家大观》等。
余从右军之《乐毅论》入手,进而唐楷柳公权之《金刚经》以及颜真卿的《多宝塔》,并在二十余载中坚持不断,并临学《兰亭序》《圣教序》,《寒食帖》《书谱》等名帖。归纳起来,我认为书法临池创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四方面:
四是韵味。韵味是书家修养的体现,是内涵之美,是建立在力量美与字形美之上的更高层次上的美。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是文学的附庸。书法的风格要依照书写内容来确定。因此,在学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提高鉴赏水平。
(海南文化网整理发布小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