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叶盟出生于1954年,父亲是一位老革命。说起学画,叶盟介绍,他的启蒙老师是父亲的一个老乡。这个老乡曾经是解放前国民党连环画报社的副总编辑,画得一手好画,由于逃难来到叶盟家。老家没孩子,对叶盟很是喜欢,叶盟刚刚懂事这位老乡便开始手把手地教叶盟绘画,叶盟对绘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小小年纪的叶盟能将人物素描画得很传神。上小学后,叶盟被选入少年之家美术组学习绘画,期间,叶盟的绘画水平长进很快,绘画的兴趣大增。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叶盟上美工社学绘画,叶盟的父亲被打为走资派,叶盟成了走资派的儿子,黑帮狗崽。这时,父亲一个姓李的好友是舟桥部队的团长,他对叶盟的父亲说:“你遭罪别让孩子也遭罪,让孩子认我当爹吧。”于是,叶盟改名李盟。1968年,叶盟进入部队当文艺兵,年龄由十四岁虚报到十八岁,竟“蒙混”过关。在服役期间,叶盟的绘画是部队里最出色的,并且还考取了美工六级半,而在当时,能给主席画像的资格是六级。
在部队服役了两年零七个月后,叶盟被部队保送上了东北师范大学油画系,获得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对画画也更加痴迷和投入。四年后,大学生活结束,同班的许多同学都选择离校当官去了,而叶盟却选择了留校。“我确实喜欢画画,而且当时学校里能教画的老师在文革时要么被捕要么下放了,基本上没人教画了,我得留下来!况且当时学校给我的工资还不少!”叶盟笑着说。留校任教四年,叶盟对油画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画技更加娴熟。
为钓鱼参与渔业 当松花江水产研究所的所长
恢复高考后,叶盟觉得“工农兵大学生”的名声不好,便下定决心再考一次大学。当时的叶盟常在松花江钓鱼,与松花江水产研究所的所长很熟,经常跟所长借船出海钓鱼。所长对这位能沉迷于江海的小伙子很是赏识,对他说:“所里没有大学生,我这有几个名额,你要是考上了我让你回来当所长!”叶盟当时想得很简单:要是考上大学回所里来,想钓鱼时就能出海该有多好。
叶盟很争气,考上了大连水产养殖学院,回来后在研究所工作了一段时间,接着就开始了海上漂流的渔业资源考察生活,只要在海上一漂,时间就很难由自己把握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能任其自然。但海上的漂泊生活激发了叶盟作画的灵感,他在海漂的业余时间里大量写生和速写,创作了大量油画。但几年后,海上的漂泊生活让叶盟感到疲倦,他又回到研究所里,不久后叶盟果然当上了松花江水产研究所的所长。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发大水,松花江水产研究所被淹没,最后倒闭。研究所的人员自谋新路。叶盟后来调到了北京某设计院。
钓鱼成痴 自己开船出海一钓就是几天
叶盟钓鱼成痴,这或许是他来海南定居的另外的原因之一。他常常能一动不动地钓上一宿,也常常自己开船出海钓鱼,一钓就是几天。
为钓鱼,叶盟全身多次受过伤。他说有时为占据钓鱼的好位置,要爬到珊瑚礁上,珊瑚礁因构成的差异,软硬度不同,踩到不结实的珊瑚礁上,一不留神就会从珊瑚礁上滑下来,给尖利的礁石一划,身上流血是免不了的,但也奇怪,海水的消毒作用,通常受伤的人第二天就没有大碍了,该干吗还是可以干吗。
对叶盟而言,钓鱼不在于得鱼与否,而在于钓鱼时的心态平衡和心情愉悦。钓鱼多为修身养性,为净化心灵,如果钓鱼时因为鱼儿不上钩而烦躁不安,那钓鱼还有啥意思?叶盟曾在海南的白鞍岛徒手钓了一条将近一米七、重103斤的旗鱼。当时鱼一直拖着船摇来晃去,叶盟把鱼漂一放,让船跟着大鱼跑,人鱼混战了大约四个小时,才把那条鱼给拖到岸边。想起那次经历叶盟就乐,连说:“那条鱼太大了,我费了好大劲才把它拿住。很过瘾!”叶盟喜欢带领朋友们出海钓鱼,看到朋友们开心得像孩子一样吃着自己钓上来的鱼时,叶盟被他们快乐的情绪感染,能给朋友带来快乐,就是叶盟最大的快乐。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叶盟爱钓鱼,同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钓鱼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钓鱼的经验。“这鱼的记性特别好,”叶盟说,“鱼跟人一样,有的鱼到处游动,比如说马哈鱼和马鲛鱼等,一年四季随海流到处漂流。多数鱼喜欢定居。你只要定点往一个地方撒食物,那么好些鱼儿肯定会聚集在那个地方,也就最容易在此处钓到鱼。而且钓鱼也要熟悉鱼儿的习性和汛期,同一种鱼在不同的时间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叶盟爱钓鱼,但他更爱鱼。他给自己规定,钓到小鱼要放生,大鱼可以留下。叶盟出海捕鱼的渔网网眼有三个手指粗,他不抓小鱼,更厌恶吃鱼子酱。叶盟说:“抓小鱼有什么用呢?吃又吃不了,给它一个生存繁殖的机会不是更好吗?如果人人都是大鱼小鱼通通抓、甚至连鱼卵也吃,那鱼儿哪来的后代?人们以后还上哪钓鱼去?”
油画家的海南梦
叶盟说,最早和海南结缘在1987年,那时因为受单位委派他来到文昌养殖建设鲍鱼场。那时他的双脚已经还有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是冬天疼得难受”。那年 11月,正值北方隆冬季节,叶盟乘坐的船一靠岸,“就发现这里阳光灿烂,空气清新”。而且当他坐车到文昌住两天后,神奇般发现双腿没有了病痛。
同时,他想来这里搞渔业资源开发。这个海岛海风甜美,四季如春,广阔的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令他神往。1991年,叶盟作为松花江水产研究所的负责人调动了大笔资金,与大连水产研究所、大连粤华公司在海南合作开办一个鲍鱼种苗场,从此与南海结下不解之缘。1994年,因工作上调动,叶盟从海南调到了深圳,但他心里清楚,如果要他选择生活的地方,四季无冬的海南依然是最佳选择。
从那开始,他就对这个地方“依恋着”,虽然那些年他不曾常住,“但就想来海南,所以没事就跑过这边”。
2005年,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单位退休的叶盟从北京再次回到海南,正式开始了山东人在海南的生活。
叶盟说,他对海南的爱不仅是气候及环境,这里四边环海的地理位置也让他“深深不舍”。所以,他经常召集朋友出海钓鱼。他说,他对钓了多大的鱼并没有特别感觉,只会简单地对钓到的鱼作比较,说今天钓的比昨天钓的大些,仅此而已,几无兴奋和激动。但如果是带着陌生的朋友到陌生的地方钓鱼、抓螃蟹什么的,不管有怎么样的收获,都会欢呼不已。若是烹调和享用自己经历艰辛的“战果”,就是不放盐,也认为是世界上最棒的美味佳肴。
除了钓鱼,叶盟一直有个梦想,他想让海南的旅游业能另辟蹊径,走自主创新之路,给世界和全国各地的钓鱼爱好者提供一个理想的钓鱼场所和观光景点,玩得尽兴;也想让鱼儿继续生存繁殖下去,让大家永远都有鱼钓。于是他设想在离万宁不远的白鞍岛上配几艘船,在大岛与小岛之间来回跑。人们可以在岛上钓鱼,养殖,赶海,休闲,旅游。如果岛的面积很大,可以把它建成一个风景别致的度假村,供人娱乐休闲。
其实,为了这个梦,叶盟前些年曾在白鞍岛作过可行性的调查研究。他计划经过合法手续租下小岛之后,在海上钓鱼首先要在礁石上建造一个平台。
虽然最后“这事泡了汤”,但他对这片海的深情却与日俱增。
打造一家传统文化收藏馆
3月15日傍晚,在海口市水巷口36号,这是一处富有南洋风格的楼阁,叶盟文化艺术品展厅和酒文化展厅就设在这里。
叶奇楠香观音、老布唐卡七度母……对于自己收藏的藏品,叶盟如数家珍,他亲切地称它们为“宝贝”。每一个宝贝,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在这些宝贝中,叶盟最喜欢的是一座金丝楠木茶几。
这些年来,他除了收藏佛教文化藏品,也收藏了很多珍贵的酒类及花梨木。他说,花梨木是大自然送给海南的珍宝,“不能让它流落街头”。
当晚不少游人在此处参观叶盟的收藏品,他也津津有味介绍着。好多年了,叶盟说,“如今自己除了口音不变,其他的都变成海南的”。而这些年,孩子多次邀请他到澳大利亚居住,但叶盟却没有答应:“我离不开这里,感觉还是海南最好,这里不仅适合我居住,也有很多最爱的朋友。”
如今的他已经62岁,叶盟深情地说,“虽然自己目前的收入够吃够喝了,但打算打造一家传统文化的收藏馆,所以会需要一笔钱。”
因此,他打算重操旧业,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开一家海水养殖场,不仅为海南增加海产品,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然后把收入全部投入建设收藏馆,如果成功,这也算是我为这片土地所做的一点微薄的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