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海南 > 公益人物

公益人物

一位90后乡村支教女老师的“坚守”与“担当”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9-12 10:46:08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初见

{ 刘芳雅 }

齐肩头发,不着粉黛仍显秀气的面庞,举止间透着同龄人少见的成熟,清甜的笑容常常浮现,走动间时不时停下来给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拍照留念。这就是记者初见刘芳雅时的情形。



刘芳雅是万宁市和乐镇盐墩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93年出生的她已经在这所乡村小学支教一年,本可以离开,但她选择继续坚守,扎根乡村服务基层教育。她为什么要当老师?是什么让她坚持支教乡村?她是如何把一群英语摸底考试中基本都不及格的孩子带成学区统考时多个年级同时分获前三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康景采访了这位年轻的90后教师。


最初选择当教师 是因为有寒暑假


2015年8月,毕业于琼台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刘芳雅参加了海南省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招募第一批志愿者老师的面试。面试通过后,她回到家乡万宁和乐镇的小学支教。

“当初选择当老师是因为有寒暑假,那样我就可以去旅游,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啦。”刘芳雅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因为喜欢英语,所以报了英语专业的师范生。

作为90后,她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喜欢旅游,享受自由,可以支配时间做喜欢的事,工作后的她也常趁着寒暑假跑到东方、三亚等地,到海边游玩。

但工作一年之后,她发现自己的想法有了改变。农村孩子的英语基础差,六年级的孩子竟然连三年级的简单英语都不懂,考试多不及格,对英语兴趣不高,甚至常有人想放弃。如今实行“语数外三主科”的小升初考试大大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业,同样来自乡村的刘芳雅认为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让这些孩子爱上英语,在能改变命运的求学路上走得更从容。于是,她选择一年后继续坚守在这里。




死缠烂打:我眼中没有差生这个标签


“确实有些孩子英语很差,想放弃,尤其是男生,但我不认为是差生。”刘芳雅坚定地说,他们中不少孩子都很懂礼貌,只是对英语没兴趣。刘芳雅知道要学好英语,就必须狠抓基础。她和孩子们约法三章,上课不允许有小动作,课后必须按时完成课业,勤学音标苦背单词。

对不太听话的孩子,她就采取“死缠烂打”的方式,经常过问,今天做不好明天再做,讲道理却不急于求成,孩子们就这样一点点地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



今年1月份,她带的三、四、五、六,四个年级的孩子在港北中心学校组织的学区期末统考比赛中都包揽了前三名。


互诉衷肠  爱屋及乌



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一个叫钟怡薇的女生就引起刘芳雅的注意。英语成绩差,内向寡言,她刚来时很多孩子都热烈欢迎,但钟怡薇似乎毫无反应。当时,老师里只有刘芳雅是住校的。有一天,校长问她:哪个学生可以跟你一起住校?她立即选了钟怡薇。乐观爱笑的刘芳雅开始展开“心理战术”:常常对钟怡薇嘘寒问暖,和她讲自己的心里话。

“我也有烦恼,比如某节课讲的不好,不在状态,心情差,我就会和她说说,后来她也开始敞开心扉,跟我说起来自家里和学业的烦恼,我就开导和勉励她。”刘芳雅说,自己和钟怡薇一起住校后,常常给她做课后辅导,孩子的英语进步很大,从不及格到期中测试拿了80分!

刘芳雅说,她喜欢我这个老师,就会自然地爱喜欢英语了,这也许就是“爱屋及乌”了吧~今年小学毕业的钟怡薇已经是大同中学“圆梦班”的新生了。




除了旅游 还有音乐和毛笔


除了热爱旅游,刘芳雅还喜欢音乐和写毛笔字。旅游是假期时才能做的事情,可是如果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烦心事,那就得靠音乐和写毛笔字舒缓心情了。烦恼是多样的,有时候是工作压力大,课程紧,有时候是在乡村待久了觉得与外面世界相隔太远而感到烦躁。在农村,消遣的方式匮乏,音乐是必须的,清缓的音乐泛起于耳边、脑海中,身心会舒缓一些。不久前她开始自学书法,她说,练毛笔字可以修养心性,将来也会教孩子们练字。


校长:她是学校的“宝”  带来很多变化


说起刘芳雅,盐墩小学校长李志学满是称赞。“她在同事和孩子们眼中很乐观、开朗,又很勤奋,她把我们学校孩子的英语水平提高了很多。”李志学说,芳雅来了以后,学校的学习氛围改善了,孩子们活跃了,整体成绩也提高了。当初不相信她会坚持下来,如今她再次选择留下,我们都很高兴和感动,真希望学校多来几个这样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