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以文化产业之名起航的拉萨达孜

来源:海南文化网 发布日期:2016-09-13 11:40:23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在西藏拉萨市东部有一个不足3万人口的达孜县,因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而在西藏声名鹊起。这里聚集了一批知名度颇高的文化企业: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藏岗地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藏优格仓工贸有限公司和西藏罗占民族手工艺发展有限公司等。它们生产的唐卡、藏香、青铜铸造工艺品、藏式家具等特色文化产品走出西藏,销往全国,拉姆拉绰唐卡、吞柏古藏香、优·敏芭藏香已经成为知名品牌。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问题,达孜的文化企业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告别作坊式生产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传承与发展并重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因文化产业,达孜发生了可喜变化: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到学习传承传统技艺的行列中,唐卡、藏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百姓也因此增收致富。

  达孜的文化企业集中在达孜工业园内,其中,西藏岗地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规模最大的一家,拥有双著名品牌——吞柏古藏香和拉姆拉绰唐卡,并设有拉姆拉绰唐卡画院,这是西藏专门从事唐卡绘画艺术的专业画院。

  记者走进画院时,十几名学员正坐在座位上,细心描画着各自的唐卡。这些作品完成度不一,有的正在勾勒线条,有的正在着色,有的已接近完成。画院房间一角,摆放着几十盘唐卡颜料。拉姆拉绰唐卡画院首席画师丁嘎正在这里授课。据丁嘎介绍,拉姆拉绰唐卡画院由岗地集团董事长年叙·多吉顿珠于1998年创办,在尊重传统唐卡题材和度量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和时代需求进行创作,对传统唐卡五大派系进行了继承创新,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多派唐卡,近年来被艺术界和收藏界广泛认同接纳,并在内地多个城市举办了精品唐卡巡展和鉴赏沙龙,与国内画廊、艺术机构和艺术品交易市场建立起良好的联动机制。

  穿过拉姆拉绰唐卡画院,一进入吞柏古藏香生产线,各种药材香料混合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在原料展厅陈列着藏木香、藏当归、佛手参、肉豆蔻等30多种纯天然藏草药。制作车间里,几位工人把一团团香泥用模具挤成细条状,摆在木板上,再用刮刀裁切得长度一致,这就是藏香的雏形了。工人会把粗细不协调、上下密度不统一的香“回炉再造”。这些手工生产出来的香经过阴干、分拣、包装等程序,或在岗地集团自己的展厅里被前来参观的游客买走,或发往各地的销售点。

  曾几何时,唐卡只被供奉在殿堂庙宇或为高僧收藏,普通家庭很少拥有,岗地集团则致力于把拉姆拉绰唐卡打造成适合拉萨乃至西藏旅游市场定位的文化产品。

  基于此,多派唐卡在五大传统唐卡画派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汉藏并纳。据丁嘎介绍,在遵循传统唐卡佛造像的度量比例基础上,多派唐卡一改传统唐卡繁复的画面表现形式,主题突出,画面不再满布,而是注重留白,构图简约、空旷、清雅。在颜料上,使用传统的纯矿物质颜料进行绘制,多派唐卡设色淡雅,没有传统唐卡那么鲜艳。“由于画面很有亲和力,深受内地藏家喜爱。”丁嘎说,在保留宗教价值的同时,突出大众艺术审美价值,是多派唐卡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