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 国内要闻

国内要闻

东莞市文化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

来源:海南文化网 发布日期:2016-09-21 09:56:40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在经济新常态下,各地正努力寻找发展新动力。在东莞,通过改革创新、彰显特色,让文化这一“朝阳产业”与制造这一“传统产业”结合,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随着转型升级战略的深入推进,“东莞制造”实现传统制造业与文化创意跨界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迅猛崛起,成为东莞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东莞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漫博会”)上,现场消费和合同、意向成交额34.6亿元,受理参展作品著作权免费登记申请828宗,同比去年增长116%。一系列数据显示,漫博会已成为集版权贸易、产业对接、衍生品交易和行业交流于一体的动漫行业高端商贸平台。


漫博会成果只是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1年东莞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3.98亿元,占全市GDP的4.1%;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20.4亿元,占全市GDP的5.11%。四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了65%。


成立首只文化产业引导投资基金、构建莞香文化全产业链打造“东方香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升助力城市转型升级……近年来,东莞在文化产业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外界关注。


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20.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11%,产业规模和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标志着东莞城市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更让东莞感到自豪的是,已经培育了一批拥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企业,发展壮大了一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基地。


2014年底,东莞启动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重点文化企业认定工作,至今认定两批共36家,入选单位涵盖演艺、动漫、艺术品、文化科技、文化旅游、影视传媒、出版印刷、创意设计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它们在各自的发展领域均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行业内具备领先地位和示范意义。


以“莞产”音乐剧为例,2007年“敢为天下先”的东莞提出打造“音乐剧之都”的设想,此后8年多的时间,连续推出《蝶》《妈妈再爱我一次》等12部“叫座又叫好”的音乐剧,在国内外完成750多场商业巡演,平均上座率达到80%以上,先后斩获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还催生了音乐剧文化产业。此外,电视剧《袁崇焕》和电影《击战》的创作拍摄和市场营销工作等也在加快推进。


更值得关注的是,借着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与贸易博览会在莞举办的东风,东莞原创动漫、网络文化、创意设计等行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其产品也迅速走向全国市场。比如,漫彩打造“拽猫”卡通形象,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成功赢得市场。虹虹动漫则利用王虹虹动漫小说的影响力,与国内影视、衍生品企业合作,迅速成长。葫芦堡、瓦力、悠派、捌毫米等文化企业,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逐渐成长为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