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琼岛海南,孤悬海外。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在海南岛设郡置县,海南的历史文化终于与中华文化接轨,进入封建朝廷和文人的视野。
海南岛进入官修史书,起于《史记》。瓯越之民,黑齿雕题,司马迁笔下的热带海岛风情万种;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班固《汉书》中的珠崖有古百越遗风。自此之后,历代典籍中总透出有关海南岛的各种历史文化信息。宋代,海南以独立篇章出现在各种历史文献中,如王存的《元丰九域志·琼州》、乐史的《太平寰宇志·海南》、祝穆的《海外四州·琼州》等。宋代之后的各路史家均按宋代体例修撰,说明海南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杂史书家亦把海南风土囊括其中。《尚书》中海南初民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这是人类早期的棉纺记载。《山海经》中民好徒跣,耳广垂以为饰,儋耳由此得名。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叙述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黎族之称由此而起。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赵汝适的《诸蕃志》,明代顾岕的《海槎余录》,清代蓝鼎元的《琼州记》、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张庆长的《黎岐纪闻》、施南的《黎峒风土记》等著作浓笔重彩描写海南地貌、物产、历史和黎族风情,展示了海南风土人情、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清人胡传的《游历琼州黎峒行程日记》记述在黎族地区的所见所闻。明清时期,封建朝廷加强对海南黎族地区的统治,对黎族地区的镇压和围剿史迹除官修史书有记载外,文人著作中亦有提及,如明代欧阳必进的《交黎剿平事略》、焦竑的《献征录》,清代陈坤的《治黎辑要》、冯子材的《冯宫保军牍》、鲍灿的《广东琼州汉黎舆情》等,字里行间无不浸染着黎族人民不屈的斗争历史。
海南人民从汉代开始就在南海上行船捕鱼,经商贸易,是最早开发南海的居民。汉代杨孚《异物志》将南海称为“涨海”,南海诸岛称为“崎头”。三国时期康泰在《扶南传》中对南海诸岛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唐代日本高僧真人元开的《唐大和上东征记》,宋代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王象之《舆地纪胜》,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等著作中出现了许多对南海诸岛的称谓。诸多海南地方文献中,对海南人民开发南海的历史记载甚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