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海南 > 海南文史

海南文史

海南文化网:乐东人文民俗

来源:海南文化网 发布日期:2016-10-24 15:09:13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海南文化网:乐东人文民俗


乐东有黎苗族人口20万之多,由于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乐东黎苗族中至今仍保留着很多质朴淳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如黎苗“三月三”、黎苗歌舞、黎家婚礼等,尤其是黎族工艺品、织锦刺绣、剪纸艺术久负盛名。


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男女青年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各村寨未婚的黎苗男女青年都穿上鲜艳的民族盛装,带着醇香的山兰酒、糯米酒成群结队到旷野上聚会,在鼓笛齐鸣之中起舞同欢、对歌传情。改革开放以来给这个传统节日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和活力。


黎族服饰。黎族服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了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黎族服饰根据各个方言的地域语言、崇拜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因而所喜爱的服饰款样标准,自然也不相同。黎族服饰不论在审美和实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它对中华民族服饰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黎族服饰是黎族人民喜爱的服饰之一。



棉纺工艺。在历史的长河中,黎族织锦艺术充分显现了黎族妇女的创造才能和工艺造诣,黎族妇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黎锦织绣艺术图案,反映了黎族妇女对生活、劳动及大自然的热爱。黎族织锦图案除了某些共同点外,各地区的服饰图案纹样有很大差异,不同的艺术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黎锦艺术作品。乐东黎族自治县千家镇被文化部命名为“海南省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保护工程试点单位”。


大安镇民俗文化。大安镇是乐东县的一个黎族聚居山区镇,坐落于县城东南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黎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是黎族民间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黎族农民羊永生的剪纸作品《磨谷》在日本展出。大安镇是全国剪纸艺术之乡,其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多人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大安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大安镇还是黎族“打柴舞”的发祥地之一,婚庆节日跳打柴舞是这里早有的习俗。1982年,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在乌鲁木齐举办,由大安镇大炮村男女青年组成的打柴舞队参加表演项目演出,获得成功,被选为优秀项目进京表演,还上电视电影,反响不凡。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打柴舞进入了各民族风情景点。


黄流镇民间文化艺术。黄流镇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西南临海,莺歌海盐场的东边与其接界,在西线高速公路的南侧,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是乐东人口较多、文化最发达的大镇。黄流镇目前有16个民间群众艺术协会,曾获得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海南省文化广电体育出版厅“海南省民间艺术之乡”和省书法协会“黄流书法之乡”称号。200812月荣膺“海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显现了她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年元宵期间都举办一届民间文艺节,从1995年至今举办了“15届民间艺术节”。每届传统艺术节的期间,几十家木制家俱厂、竹编作坊、八音队、舞狮队及书法、美术、摄影、舞蹈、崖州民歌、体育协会、戏剧协会等十五个协会踊跃参与,进行擂台赛、对对联、演琼剧、展书画、放天灯等各种活动,特别是傍晚进行的游灯活动,队伍像一条龙,人山灯海月醉民,各种节目应有尽有,民间艺术,能工巧匠一展才华,每年灯会日傍晚从四面八方涌来黄流中学广场观灯的有十万多人。古色古味的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的科学技术使人们体会到浓厚的乡土风情,历尽沧桑的黄流游灯以其独具一格民间艺术向世人展示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