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全域旅游 > 景区景点

景区景点

魅力海南:海南神奇的五大福山名岭

来源:魅力海南 发布日期:2016-10-25 17:30:23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魅力海南:美丽神奇的五大福山名岭


No.1海南东岭---万宁东山岭

No.2海南南岭---三亚南山

No.3海南西岭---乐东西山岭

No.4海南北岭---定安文笔峰

No.5 海南中岭---乐东毛公山


海南五大名岭

海南--万宁东山岭、海南南岭--三亚南山,原名鳌山、海南西岭--乐东西山岭、海南北岭--定安文笔峰,原名尖岭、海南中岭--乐东毛公山,原名保国山。


仔细品味

五指山:动感静美两相宜



牙胡梯田成为乡村文化游的热门景点


一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歌曲唱遍大江南北,大大提升了五指山的名气。五指山市(原通什市)还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海南省中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文化与旅游交织,让五指山的旅游更具魅力。

五指山市副市长赵秀清介绍,五指山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还面临文化旅游业未形成规模、文化与旅游融合共同发展缺乏专项政策和资金扶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三大瓶颈。五指山正按照打造新品牌、挖掘新亮点、创新新机制的发展思路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多彩黎锦成畅销旅游产品

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黎锦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指山市特别重视黎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建黎锦传习所,成立黎锦专业合作社,在传承黎锦技艺的同时,还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在通什镇番茅村委会福建村缦达隆黎锦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栋三层小楼的二楼,有10余人在织黎锦,有老有少。该合作社负责人黄慧琼告诉记者,该基地已经培养了黎族民间织锦技艺传承人1000多人。

番茅村还有五指山香兰织锦合作社、帝源黎族织锦公司等以黎锦制作、黎锦展销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他们走出了一条黎锦传承与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记者在香兰织锦合作社看到,那里有最为传统的黎锦制作方法,当地妇女有的正用棉花纺线,有的用传统的腰织机织锦。帝源黎族织锦公司内不仅有黎族各大方言区服装展示,还有与黎锦有关的服装、手袋等产品销售。

运动天堂成就养生福地

五指山市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有名的翡翠山城。登山、漂流和骑行是五指山市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位于五指山市环市西路的五指山奥林匹克体育训练基地,是国家举重队重要冬训场所。该基地负责人欧明岩向记者介绍,由于五指山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进行有氧运动的理想场所。从2001年起,国家举重队队员几乎每年冬季都会来五指山训练,为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国家举重队都到五指山训练基地进行冬训和调整训练,并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到五指山游玩,不到峡谷中漂流一回,总会让人感觉有些遗憾。目前,五指山境内有三大漂流地,分别是大峡谷漂流、雨林峡谷漂流和红峡谷漂流(在建)。在红峡谷漂流施工点,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雕刻具有民族特色的门窗,主体已经完工的游客接待大楼上,随处可见黎族特色文化元素图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们宁愿工期慢一些,也要做出文化味道。红峡谷漂流项目相关负责人张勇告诉记者。

黎村梯田打造特色景点

有黎族原始村落活化石之称的初保村,那里有保留最完整、最美丽、最独特的黎族民居群,房屋依山而建,村前有潺潺流水和层层梯田,村民住在极富黎族特色的杆栏式楼房里,初保村成为黎族生活、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

在毛阳镇牙胡梯田,正值稻谷成熟之时,蜿蜒的梯田随山势而婀娜多姿,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的稻穗显现出不同的色彩,真是山水不墨千秋画,大道无形日月新,牙胡村党支部书记王桂才告诉记者,牙胡梯田早已有之,当年农业学大寨时,父辈们又开垦了一些梯田,才形成现在1000多亩的梯田规模。近期来牙胡梯田已经成为省内外自驾游客必来的景点。(根据2014年11月26日海南日报记者易建阳报道稿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