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海南 > 海南文史

海南文史

海南文化网:海南古朴悠久的民族风情

来源:海南文化网 发布日期:2016-10-31 15:38:18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海南文化网: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他们与当地汉族一道共同开发海南岛,建设海南岛,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文化是在海南岛独持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物态文化方面,有驰名于世的黎锦及纺织技术,有独具特色的船形屋,有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独木器具,有极具南国特色的黎医黎药等;在符号文化方面,有丰富的音乐舞蹈、故事歌谣、礼仪风俗等,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朴乐观和坚强刚毅和精神;在观念文化上,主要通过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表现出来,它是黎族文化中最深层的东西。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部,现有人口14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我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苗族文化是与汉族、黎族杂居共处中形成的。苗族在历史上,以伐山岭为国,居无定所,主要种山栏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移居平地,始种水稻。

回族文化与内地回族文化有较大差别。他们通用汉语汉文,但日常用语为回辉话(属南岛语系占语群的一种)。主要从事海洋捕鱼、交通、贸易等。妇女精明能干,擅长经商。妇女头戴毛巾,上衣为斜襟大褂,多穿长裤。笃信伊斯兰教,日常生活谨守《古兰经》规范。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海口市琼山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11月下旬均举行海南欢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