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图为2014年3月9日,巨大的“双子星”号正从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起航。记者苏建强 摄
游客在万宁石梅湾尽情玩海记者李幸璜摄
游客在万宁石梅湾尽情玩海记者李幸璜摄
乘邮轮游艇玩转海南国际旅游岛
魅力海南:天蓝蓝、海蓝蓝。春日的南海,波光粼粼、海平浪静。
当四方宾朋踏入宝岛海南土地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生活就不可避免地与蓝色相联系。蓝色,在海南,最直观的投射物就是大海。
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海南,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征途中,海南期待着因海而强,而海洋旅游,也有别样的风彩。
近海旅游精彩纷呈
玩海,是游客来琼旅游的必修课。
夕阳西下,甜蜜的爱侣携手漫步在三亚湾、香水湾,漫看云卷云舒,静听浪拍金沙,夕阳余晖的照耀下,他们幸福的背影投射在沙滩上,好长、好长……仅仅就是简单的散步,海南的海滩就能给人无限的联想了。
当然,如果把海南的滨海度假生活简单理解成沙滩漫步,那就太过狭隘。洁净的沙滩、旖旎的海岛风光、舒适的气候,使得以海洋观光、海上运动、低空旅游为代表的近海旅游丰富多彩。
“海南近海旅游的内容很多,在2013年1月刚成为中国首个海岛型5A级景区的海南分界洲岛上,人们可以与鲸鲨、海豚嬉戏,享受潜水运动的惊奇;因《私人订制》而名声大噪的蜈支洲岛上,香蕉船、拖拽伞、摩托艇等海上运动惊险刺激;对于冲浪爱好者而言,素有‘海南黄金海岸’的万宁日月湾不可错过。”提起海南的滨海旅游,资深导游李万良随口就能报出许多诱人的玩法。
当人们的视线由平面转向立体时,海南的近海旅游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蜕变。
花1200元打个“飞的”,游客就能乘坐直升机俯瞰三亚之美;从海面起降,国内首个投入旅游运营的水上飞机一石激起千层浪。2014年春节期间,乘坐直升飞机观光及体验水上飞机项目成为最新潮的旅游方式,600多架次的起降,2000多人次的体验,三亚低空观光旅游市场规模达300万元以上。
“我国旅游业目前已进入休闲度假的发展期,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使得旅游业不再单纯依赖规模,更注重发展的品质,从普通观光游到特殊专项旅游,旅游的深度来源于旅游产品种类发展、品质提升及产业运行模式的改变。”三亚市旅游协会秘书长谢祥项说,三亚低空旅游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打造一个海南“海陆空”立体化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我省的国际影响力和在全球旅游产业的地位。
游艇旅游快速发展
对骨子里流淌着“蓝色血液”的海南人民来说,用好上苍赐予的海洋,是责任,更是机遇。
游艇作为水上休闲娱乐的器材,是临水地区社会经济和物质文明水平发展程度较高的产物,对行业进入者设有较为严苛的条件。机缘巧合中,游艇旅游成为海南向海洋要效益的重要媒介。
“海南不仅是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也与其他游艇港口或胜地相邻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意大利托斯卡纳游艇产业代表团代表曾感叹。
作为全国唯一地处热带的省份,四季长夏无冬的气候为游艇活动打造了气候的天堂。尤其是三亚全年平均气温26℃、波平浪稳的冬港优势更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游艇旅游中独具特色;
2013年海南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达到3672万人次,同比增长10.6%;2014年,海南省力争实现接待过夜游客达4058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充足稳定的潜在市场需求,为游艇旅游提供了雄厚的客源基础;
一南一北两个国际机场、包括海口、洋浦等5个对外开放水运口岸在内的54个港口、东环高铁和东、西环岛高速公路的畅通,完善的岛内海、陆、空立体多元、四通八达交通网络的建成,为海南游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配套服务资源……
伴随着一系列发展的利好条件,海南的游艇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我省已建成7个国际标准游艇码头,共有1170多个泊位,仅三亚就有靠港游艇200多艘,根据《海南省游艇码头布局规划》,到2020年、2030年,我省吸引游艇消费数将分别为7700艘和2.35万艘,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0%—15%之间。
同时,为推动游艇旅游良性发展,我省还致力于完善顶层设计和争取配套政策的落地。2011年海南唯一的游艇陆上保税仓投入使用,设立两年来,共有28艘游艇和摩托艇入仓,货值超过1亿美元。之后,2013年海南在三亚设立我国第二个水上游艇保税仓;同时,《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三亚市游艇产业及游艇码头布局规划》、《三亚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海洋经济和游艇产业的政策也陆续出台。
邮轮旅游方兴未艾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验海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海南迫切需要在成功发展‘滨’旅游的良好基础上,做好‘海’旅游的文章,责无旁贷承担起为中国海洋旅游探路的重任。”省长助理、海南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说。随着中国海洋旅游正逐渐从滨海观光向滨海度假转变,从近海休闲向远洋度假转变,这份探路的重担体现在海南蓝色旅游向深海挺近。
2014年4月11日,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省邮轮旅游再次掀起一个发展的高潮。
“在中国的邮轮版图上,海南尤其是三亚,绝对是个重点。三亚凤凰岛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邮轮母港之一,发展迅猛。受益于邮轮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落地等优惠政策,2013年三亚到港邮轮226航次,由此带来的相关旅游收入约为1.16亿元;2014年已预订有190航次邮轮到港,估计旅客将超过16万人,邮轮旅游带来的综合旅游消费有望拉动三亚GDP超过16亿元。”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董事长曾宪云透露,2015年三亚已预订邮轮134航次,超过8万吨的大邮轮有2艘,首航三亚、14万吨以上的大邮轮有2艘,因此,2015年三亚邮轮旅游旅客人数可能超过20万人次,将为三亚带来超过20亿元的综合旅游收入。
邮轮边境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南海旅游资源,“椰香公主号”邮轮承载着启蒙国人蓝色国土意识的重担,徐徐拉开三沙旅游的大幕。四天三晚的西沙邮轮旅游之旅,精心策划设计的行程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和感受大海的神奇与美丽。
“海南地处中国最南端,位于东南亚经济圈内,西临北部湾,南濒东南亚各国,北望台湾,处于西太平洋的中心,是国际海运的必经之道;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北上可以通达香港、台湾、日本,南达南海、东南亚及印度洋,是远航南海及印度洋的必经之路,是国际环球邮轮东南亚交通‘中转站’及航运补给线,拥有邮轮旅游航线十分优越的战略地理位置。海南邮轮旅游前景向好,大有可为。”站在凤凰岛,深耕海南邮轮产业15年的邮轮专家王万茂信心满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南蓝色旅游正乘风远帆,逐浪前行。
数说
海南是全国管理陆域面积最小的省份,同时又是管理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60多倍,相当于渤海、黄海和东海面积之和的两倍,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海南已记载的各类海洋生物超3000种。其中,鱼类资源超1000种,有经济价值的约40多种;主要经济虾类17种,经济贝类150多种,主要经济藻类162种,还有海参、海龟、玳瑁等。
海南岛海岸线总长度为1822.8公里,其中自然岸线长度约1226.5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67.3%;人工岸线长度约596.3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32.7%。漫长的海岸线上,沙岸占一半以上,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仅东海岸就有60多处可辟为海滨浴场。沿海和南海诸岛有滨海风光各异,红树林和珊瑚礁等资源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人物观点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副会长郑炜航: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加上独特的自然条件及优惠政策,海南邮轮游艇经济潜力巨大。邮轮游艇经济与汽车经济一样,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包括十几个产业。按照国际说法,游艇产业对其他产业有1比10的拉动作用。其中,三亚旅游客源基础雄厚,又是全国少有的全年不冻港,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边境旅游异地办证等优惠政策,发展邮轮产业条件优越。目前,上海、天津、厦门等与三亚同为首批建设邮轮母港的城市,二期建成都已陆续提上日程,三亚凤凰岛二期开建恰逢其时,五个邮轮泊位从8万吨到22.5万吨不等,不同的吨位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邮轮停靠需求,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邮轮产业的发展。(根据2014年4月24日海南日报记者黄媛艳报道稿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