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8月17日下午,海南贝壳产业与海洋文化发展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新华网发
海口8月18日电(记者赵叶苹)以“推动贝壳产业健康发展,弘扬海南特色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海南贝壳产业与海洋文化发展研讨会8月17日下午在海口举行。来自海南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以及贝壳行业协会等多名专家,围绕海南贝壳产业如何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人士指出,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间冲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贝壳行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的多样性?
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贝壳行业协会会长李恒从贝壳产业发展、贝类文化挖掘、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发表见解。他说,海南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至今还没有成规模的贝类集散市场,以及与此相称的贝壳文化博物馆,建议在海南建设国家级贝壳文化博物馆,传播普及海洋文化和贝壳文化,提高国民海洋观念,促进博物馆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海南省文化产业和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
与会人员对建设贝壳博物馆的提议表示支持,纷纷表示,贝壳文化内涵丰富,小贝壳可做大文章,古代曾作为贝币,贝饰、贝雕社会风靡,我国出土的贝壳文物达上千件,贝壳可以用来建造房屋,贝壳粉可以制作化妆品、建材涂料,螺纹规则分布的贝壳可以承受极大的海洋压力,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大海里这么多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结合自身情况,借鉴他省成功经验,将海洋资源开发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海洋文化得以源远流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著名诗人乐冰表示,弘扬海南特色海洋贝壳文化,可让更多的国人乃至世界认识海南、了解海南、爱上海南。
国内著名贝壳收藏家万晓军以青岛贝壳博物馆为例,生动讲述了通过建设博物馆传播海洋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他还提到,南海海域贝壳品种丰富,预计可达3000多种,目前已知2000多种,仍需加大调研力度,摸清南海贝壳底数。
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蔡葩就此提出了将贝类文化跟现代建筑结合的理念。她说,贝壳博物馆的建设不仅要充分展示贝壳文化和海洋元素,该博物馆的建筑如能用贝壳作为装饰,将更能展示出海南特色文化,凸现其艺术性。
此次活动得到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支持,由海南省贝壳行业协会主办,海南海世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