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史振卿琼崖乡愁45||明清时期海南的关帝庙概览

来源:公众号:hnskl123 发布日期:2018-06-13 15:26:50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关公是指关羽,关羽(161-220),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民间所供奉的“关公”,道教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佛教也把关公作为他们的神灵体系,如清代藏传佛教的著名高僧,第三世章嘉活佛若必多吉,曾被清朝封为国师,是在其《文集》中有一篇祭祀关公的短文,即名为《关老爷之祈供法》。

 

  但是关于关羽生卒之日,史书少有记载。南宋年间,民间就己经有了农历五月十三日祭拜关公诞辰的风俗。明清时期,当时的政府就将农历五月十三日定为了祭祀关公的法定日期,并将关公的生日也定为农历的五月十三日。而元人胡琦编著的《关羽年谱》和元人晋彦所编的《关王庙碑》都认为关公的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清朝卢湛在《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全集中》也认为关公生于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康熙十七年在关公故里解州常平村发掘出来的砖块上记载关公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同时也记载关公殉难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初七,最为主要的是记载五月十三日是关公之子关平的生日。

 

 

  虽然有了证据,但是民间已经习惯了,有的地方把农历的五月十三日作为关公的祭祀,在这一天开展各种祭祀活动,有的地方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作为关公的祭祀日。

 

  关于关公庙,现在我们可以查到的资料是南北朝,南朝陈国皇帝陈伯宗托言“关羽显灵成神”,于光大年间(567—568)在关公被害之地当阳县东三十里的玉泉寺西北为关公立庙,并在玉泉山为关公建冢,这也是有史记载的第一座关庙。以后每个朝代都很重视关公庙的建造。

 

  海南的关帝庙分布状况,从道光《琼州府志》记载中可以知道每个县市均有一座关帝庙。如海口就有一座较为古老的关帝庙,坐落在古琼台,是万历三十三年知府周希贤修建的,为西武庙。乾隆九年,巡道和总兵等迁原有的关帝庙到城东旧府学西,为东武帝。这样就有东、西武帝庙之说。

 

  海南的县市来说,最早的是临高县的关帝庙,元代大德年间本地人建造,在县城的西郊,到明代隆庆年间迁到城东门外。澄迈县的关帝庙,明代由知县唐起宾在通潮门外兴建,到清代不断翻修。定安的关帝庙是在顺治年间知县王昌嗣兴建。文昌的关帝庙在城外下市天后庙旁,于明代万历年间建造。

 

 

  儋州的关帝庙,明代弘治年间指挥周远建造,在州的治所前面。万州的关帝庙,明代本地人曾永和捐建,后来的历代知州均有修缮。乐会的关帝庙是明代崇祯庚午年,教谕马宗儒捐建。会同县的关帝庙是雍正十年,知县钟琏修建。

 

  崖州的关帝庙是康熙十一年,知州张擢士和游击张德远同建。东方的关帝庙是康熙四十三年知县姜焯捐建。陵水的关帝庙是有故事的。康熙年间知县李聘去任,由于李县长为官受到民众的赞许,当地民众要为他建生祠,李聘不让,于是就要人购买木头修建武庙。嘉庆二十三年,知县王廷栋率领地方乡绅捐建。

 

 

  民间也有建造不同形式的关帝庙。海口城西关内关帝庙是当前我们看到海口市较早的关帝庙,至今香火也很旺盛。西关内关帝庙原位于城内西门口北侧,原为城内武官兵丁所立奉,是海口城祭祀武圣关羽的重要场所。清代称为西禅庵,规模宏伟,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

 

  史料记载西禅庵庙产殷实,康熙和咸丰年间分别购买城郊田园以资香灯,民国十四年又有信众在新民西路购置瓦屋一间三目维系香火,今存主殿一间附福德祠一座。可见关帝信仰在海口影响深远,武圣精神深得民众感念。

 

  临高博厚墟的关公庙,据说建于明代,后来日本侵华的时候,把庙宇中的一些神灵给去掉了,加上后来的破坏,到1982年,在全村民众的努力下,在原来旧址的基础上修建。只是里面神灵除了关公,还有其他神灵。

 

 

  文昌的三江,曾是百年前海南人下南洋“过蕃”的主要码头之一,这里的商人一般都信关帝,其实在琼北地区几乎有码头的地方都会有关帝庙。三江的关帝庙从现存的牌匾来看,清朝光绪三十八年修葺过,也就是说这之前已经有了关帝庙。关帝庙也立在临海边上则是大部分在码头上经商人或帮派的祭坛。这是因为商人把关公作为诚信的标志了。

 

  在儋州中和镇的武定门后面,有一座关帝庙。关帝庙原名关岳庙,俗称关公庙。此关帝庙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清代归武营官兵捐资管理,1914年将岳飞合祀,称“关岳庙”。1920年,庙的大门、后殿、八角亭等建筑毁于战乱,正殿略存。民国十四年,驻防官兵与当地居民捐款重修大门与后殿。1934年城民捐款再次维修。在官民的不断捐款修建之下,关岳庙不断地完善。现存中和镇的关帝庙是1999年修建的。这次修建,只有关羽,没有岳飞,所以大门上只写“关帝庙”三字。

 

 

  乐东县的佛罗镇有一座关圣帝庙,遗址座落在佛罗村的西北边,始建于明末,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扩建。现有当时的一口铁钟可以证实。此钟系用生钢铸造,高83厘米,最宽处62厘米,钟围195厘米,重248市斤。此钟铸造于同治5年(1866),其落款有:“关圣帝案前,同治五年丙寅岁晋冬谷旦立。”

 

  现在海南祭祀关公,基本上以农历的五月十三日,这个时间也有道教的各种仪式,尤其是有些地方与军坡节在一起,把海南特色的各种文化都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