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工匠精神打造海南儿药名片——记海南创业英才、领军人才刘景萍

来源:海南文化网 发布日期:2019-01-15 17:23:25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中国网文化讯(记者 姚剑锋 黄慧)“你好,我刚进门,请稍等我5分钟,我们坐下来慢慢说。不过我的时间比较紧。”时间紧还要慢慢说,这看起来矛盾,却表现了说话人做事的一丝不苟,她是葫芦娃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景萍。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专用药极度匮乏。身为母亲的刘景萍,为自己的孩子忧心,为所有的孩子忧心,她总想为孩子们做点儿什么。经过了解,她得知儿童专用药少的原因是临床实验难做、要求高,更重要的是成本高。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国家儿童专用药少也偏少。

 

  有困难就不为孩子们制药了吗?刘景萍选择迎难而上。2008年,她怀揣着为儿童制药、制好药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以及对儿童药广阔前景的预见,创建了葫芦娃药业。

 

  制药三部曲

  刘景萍对制药要求精益求精,研发、改进和调研是必须的过程。

 

  研发是最耗时耗力的过程。葫芦娃药业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的药方源自医圣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为了验证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合理性,刘景萍的团队反复做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不断提高标准,精确用法用量,扩大样本做临床研究,得到了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产品上市后,市场反馈良好。但是刘景萍请教了许多专家,认为这个药还可以改进。于是他们又花了5年时间对产品的药材、药材的用量等做了改进,提升了疗效。2015年,全新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上市。

 

  许多家长都有过给孩子喂药时的心疼:孩子要么哭得撕心裂肺,要么找各种理由逃避,因为药不好吃。凭借女性的细致,考虑到儿童味觉上的“挑剔”,刘景萍对药的口味也做了改进。她漂洋过海,专门到日本、美国等制药发达的国家取经,学习他们在儿童药口味上的成功经验,在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的前提下,让药的口味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新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上市3年来,凭借质量好、疗效佳、口味易接受等优点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但是刘景萍却“钻牛角尖”,非要对这个已经经过千锤百炼的产品做上市后再评价,在全国各地选择10万个产品受众作为样本,投入5000多万元做针对性研究!这个研究可以不做,但刘景萍坚定地说:“一定要做这个研究,因为我们一定要证明这个药在临床上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力求更专业

  刘景萍对自己的要求是更专业。

 

  确实,制药业专业性很强,纵观国内知名的制药企业负责人,要么是医学、药学科班出身,要么毕业于与制药相关的生物技术类专业。而刘景萍是工商管理博士,一个外行如何在制药业闯出一番天地?刘景萍的想法简单又坚决——努力、学习!

 

  2018年,刘景萍出差200多天,参加产品的研发研讨会、各种学术年会、到国内外成功企业考察、交流等等,这只是刘景萍10年的一个缩影。10年来,刘景萍坚持走出去与专家、同行交流学习、到成功企业考察,学习国内外成功制药企业的经验,了解制药业的新技术和新研究动态。不出差时,刘景萍则研读国内外专业资料、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从事制药10年,她学了10年。如今,刘景萍是中华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是唯一一个以企业负责人的身份担此任的人,此外,她还是海南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这是对刘景萍专业的肯定。

 

  努力终有收获

  刘景萍很幸运,赶上了好时候。海南省政府对制药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尤其是2016年,《海南省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更是全方位地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支持。在这样的好环境下,凭借心中的那份家国情怀和勤奋努力,刘景萍带领葫芦娃药业仅用10年,就成长为国内知名药企,国内拥有儿童专用药最多的药企,生产的药品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2014年,刘景萍被评为海南创业英才第一名,以肯定她为掌握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技术,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制药行业领军人才。2018年她被评为海南领军人才。面对荣誉,她说:“荣誉是动力,我会不变初心,继续努力学习,我在这个行业里,一定要坚持一辈子学习,让自己更专业。”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明确了对中医,尤其是中医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2018年海南自贸区试验区方案的颁布,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刘景萍又有了更高的目标——领先于全国,把葫芦娃打造成海南的名片、进军工业100强、为创建中药的标准,促进中药标准国际化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