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全国人大代表、儋州市长朱洪武:加大海南天然橡胶产业财政和金融支持

来源:儋州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2019-03-16 16:22:22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中国网文化讯(记者 海洁)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种植橡胶出现“价贱伤农”现象,陷天然橡胶产业于“欲种不能,欲罢不忍”的两难境地;尤其是一些民营胶园,已经出现“弃管”“弃割”等情况。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洪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采取“财政直接补贴+金融保险”等方式,从财政和金融两个方面给予海南胶农大力支持。

 

  朱洪武说,从2011年以来,天然橡胶市场价格一路下跌,从最高价4.2万元/吨下跌到目前的1.1万元/吨,对橡胶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天然橡胶是海南全省70多万胶农乃至230多万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由于近几年价格过低,当地橡胶产业正处于“寒冬”,一些胶园出现了“弃管”“弃割”等现象,甚至还有部分胶农因此致贫。

 

  据朱洪武介绍,对于这种情况,海南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比如,海南省从2018年开始推行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制度,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胶农自缴40%、地方财政补贴60%”的政策,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因此,朱洪武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海南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建议,由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采取“财政直接补贴+金融保险”的方式,对海南的天然橡胶产业给予支持,保护胶农的合法利益,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也提出,天然橡胶这类重要的战略物资应该引起国家的重视。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达540万吨,但年产量约为80万吨,自给率严重不足。沈晓明认为,我国现有的天然橡胶产量已经接近警戒线,如果产量继续降低,价格就会不受控制,存在“受制于人”的风险。

 

  据海南省统计局调查总队的一项调查显示,海南省有40%的胶农已经“弃割”。而天然橡胶一旦“弃割”,要想重新恢复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个问题我们觉得比较紧迫。”沈晓明呼吁,接下来国家应该研究相应的补偿政策,也希望财政部能对此加强指导、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