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儋州人物11:羊修是不是儋州羊姓最早的名人?外省古籍都有记载,为何儋州本地记录不多

来源:海南文化网 发布日期:2025-01-20 21:39:27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羊修是儋州羊姓名人,他是明代之前儋州能够走出去当官的寥寥无几的几个人之人,也应该是明代之前儋州羊姓最出名的人,他为官政声很好,为人得到称颂,可奇怪的是,至今关于他的记载相当少,1996年出版的《儋县志》收录了很多儋州古今名人,但就是没有收录羊修。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年代久远?


关于羊修,明万历《儋州志》有这样的记载:“羊修,字吉甫,号鹤江。三村人。由选贡。褆躬孝友。莅政仁明,初令新城,甫二载,以忧制归,而去思有碑。再令雩都,起疲御患,历六年,坚志恬退,百姓立祠祀之。且自处淡薄,俸余惠及亲邻,至今称颂不替。”



清代《江西通志》有关羊修的记载


羊修是贡生出身,学历并不是很高,但前后在几个地方出任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明代之前没几个儋州人能出任这个的高官。他出生于儋州三村,这个“三村”现在在儋州哪一个乡镇?老杨并没有查证到,有没有谁知道?


羊修先到新城任知县,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又任雩都(今江西于都县)任知县。


清代《江西通志》有这样的记载:“雩都当众水之汇,明嘉靖三十五年,水涨城圮,知县羊修既筑既筑城,兼拓城外马道,邑人黄弘纲有记。”


这里面说的是,雩都处在众多河流交汇之处,明嘉靖三十五年,河水上涨城墙毁坏,知县羊修修筑好城墙之后,又拓宽了城外的马道,本县人黄弘纲写有关于此事的记述文章。


清康熙《西江志》也有与羊修相关的记载:“勤政楼,府志:在雩都县治前。明嘉靖丙辰,知县羊修,移禁钟于上。”这里面的意思是,《府志》记载:勤政楼位于雩都县衙署的前面。明嘉靖丙辰年,知县羊修将禁钟移到了上面。



《重修罗田岩濂溪阁记》,有些模糊


前面将到一个“本县人黄弘纲”,黄弘纲是于都人,曾是明代时期的刑部主事、理学家,他曾撰写《重修罗田岩濂溪阁记》:“因其半毁而增辟之,视其未备而加饬之者,佥宪沈公谧、今邑令羊羊公公修也。”


这里面的意思是:把已经倒塌了一半的濂溪阁又加以重建,并依规完备阁中各项设施的人,则是嘉靖三十五年任江西提学佥事的沈谧,还有眼下正担任于都知县的儋州人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