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海南 > 海南文史

海南文史

林荣:海南人出使马来西亚第一人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16-04-19 17:24:59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源远流长的互通史,让海南岛与马来西亚之间以情丝相系。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汉书·地理志》中所述,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关东南亚的最早记录,也是马来西亚历史开始见诸文字的最早记录。
  《汉书》记载的“都元国”,是如今马来西亚丁加奴州的龙运,那里是当年中印之间海上交流必经之地。上个世纪中叶,考古学家在柔佛河流域发掘出许多中国秦汉两代的陶器残片,证实了文献记载的正确性。
  追溯起海南岛与马来西亚的渊源,当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副总会长林秋雅女士将海南大学周伟民、唐玲玲教授编著的《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一书捧在手心时,对乡缘的记忆就愈发清晰。林秋雅说,“明代海南先贤丘濬的《送林黄门使满剌加国序》,一直被琼、马两地学者认为是海南人出使马来西亚的最早记载,那位姓林的使节名叫‘林荣’,成化十七年(1418年)出使满剌加(今马六甲);而据《琼州府志》的记载,也可推断出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之前,已有海南人私访马来半岛。”
  海南人成规模迁居马来半岛的时间,当在最近的200年。文昌考古学家韩槐凖(1892-1970)考据查出,1830年曾有船只从海南岛出发前往槟城经商。
  马来西亚学界也认为,大量海南人移民到马来西亚应是1850年以后的事,槟城则是海南人最早登陆的地点,随后才分布到马六甲、太平、吉兰丹和丁加奴等地。1866年,海南人的第一个“琼州会馆”在槟城创立。这里由此成为在马来西亚的海南人最集中的地方。
  海南人移民马来半岛的艰辛创业历史充满了坎坷。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符之庆说,早期的海南人,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占据不了重要经济领域,来到这里最好的状况也只是开家咖啡馆或理发店,都是一些“劳多利薄”的行当。然而海南人非常看重教育,除了自身将赚到的钱多用于子女教育,百年来,海南会馆也通过奖学金、贷学金资助海南学子求学,这使得海南人的后代在马来西亚逐步走向了高知精英阶层。
  今天,无论在马来西亚首府吉隆坡,还是第二大城市槟城,海南人的足迹已遍布各领域,因乡情所系,很多在马来西亚的海南人选择回乡投资置业和参与文化交流。符之庆就曾带朋友回海口、文昌等地搞开发投资;祖籍文昌的马来西亚歌手麦英致力于在当地传播推广海南话,原创了《海南鸡饭》《思念》等不少海南话歌曲,令乡音悠悠漂染异乡;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出版了首部海南人的历史文献《马来西亚海南族群史料汇编》和文学作品专集《马来西亚海南诗文选集》;林秋雅自费购买了上千册有关海南人马来西亚迁徙史的图书,并资助将其翻译成英文出版。
  在槟城,祖籍海南万宁的槟州中华总商会会长祝友成向首席部长林冠英举荐海南,为两地牵线,多番努力最终促成海南与槟城在2013年缔结为友好城市。2014年,祝友成又牵头正式成立槟海友好协会,使得两地之间的联络更加紧密。“为能与海南家乡有更深的联络,现在槟城已开通了每周两班包机往返海南,我们盼望着槟城—海口的直航航线能够尽早开通。”祝友成说。
  在马来西亚,我们沉浸着、聆听着,异乡浓情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