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海南 > 海南文史

海南文史

塔昌村的革命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16-04-21 09:42:08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塔昌行

  ■ 陈正优(海南)

  夏日里的一天清晨,一场倾盆大雨刚过,雨水洗刷了柏油路上的尘埃,一路油光净洁。沐浴着吉祥雨,我们前往海口市的塔昌村。塔昌村虽属海口市所辖,但路程并不短,距海口市区70公里,与文昌市的南阳农场交界。透过车窗望去,金黄色的稻浪,青蓝色的林涛,雪白色的瓜棚在眼前闪现,大地一片生机。

  不知不觉,塔昌村到了。塔昌三面环山,绿树成荫,林间小道曲径通幽。村前阡陌纵横交错。泊车后,踏入村口,一排大理石碑文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上面记载了塔昌红色历史。这里曾是海南革命精英冯白驹、李明、刘秋菊等同志战斗过的地方。一个寂静的小山村竟有如此辉煌历史,让我肃然起敬。

  我们进村与村民们席地而坐,聆听村民们长述塔昌人民的革命故事。三百多年前,王、陈氏先祖从闽南迁移到此,开村立业,半商半农,生活十分富庶。在村的后坡上建起了一座宝塔,故名塔昌村。塔昌村人有着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曾组织农民参加“哥志洪”,开展反封建统治的斗争。辛亥革命时期又参加了反袁总会。中国共产党诞生后,1926年塔昌建立了中共党小组,办起了“平民夜校”,建立了赤卫队。同年成立了大新党支部,领导周边9个村,成立了乡苏维埃政权。琼崖特委在塔昌村建立了情报交通站,首任站长、共产党员陈文会在敌人的围剿中被捕获,面对种种酷刑宁死不屈,被敌人装进猪笼抛入深潭。女交通员、共产党邢春荣是当地的一朵金花,在大坡乡执行任务时被抓获,敌乡长、县长对她垂涎三尺,放话如愿意为妾可享尽荣华富贵,但她不为动心,慷慨就义。78岁的陈明民是塔昌人民革命斗争的见证人,7岁时被日本鬼子的子弹打中左臂,后幸免于难,在座谈中,他告诉我们,在战争年代,塔昌村30户人家,户户是堡垒户,人人是硬骨头,无一人变节。塔昌村多次被国民党反动派围剿和日本鬼子扫荡,原150多人的村庄,抗战胜利时仅剩9人,先后有50位共产党员和90多名群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国歌响起,硝烟散尽,塔昌村脱离了刀光剑影的年代。他们没有睡在功劳簿上,挥着锄头,扛着犁耙,辛勤下田,和气经营,建设家园。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这个小山村时,村民思想更加解放,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村长陈锦荡告诉我们,全村已筹集资金400万元进行民房改造,配套老区建设乡村红色旅游景区。

  塔昌之行,感受之深,收获之大,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