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海南 > 海南文史

海南文史

韦执谊墓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16-04-22 09:12:14 浏览次数: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雅咏村西南约一公里处的韦执谊墓,坐落在一道火山岩山梁之上,前方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空气里弥漫着夏季的气息。墓碑上的文字“唐始祖赐进士翰林院礼部尚书延英殿丞相 考讳执谊号文静公 杜夫人 范夫人墓”,鲜艳夺目,看得出前不久清明时重新描红了。

  韦执谊墓园约一亩大小,周边砌起齐腰的石墙。墓主的石墓位于台地正后方,高约两米,与吴贤秀墓一样,地上截面也是六边形,自下而上共有6层玄武岩石砖,逐渐收分,顶部覆盖碎石和片石;墓的左右两侧分别是韦执谊两位妻子杜夫人和范夫人的石坟,长方体棺椁,也是地面葬,但规模要比主坟矮小得多。

  从韦执谊的墓碑上,可以得知其坟茔是清代光绪丙午年即1906年重修的。雅咏村的韦氏后人称,最近一次修葺墓地是在2005年,距清代那次整整100年了。

  韦执谊出身京兆(今陕西西安)官宦世家,是唐朝德宗、顺宗和宪宗时期的名臣,曾官至左丞相,因其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并力主改革,以至于在政治斗争中遭到排挤,与他一起先后遭到打压的还有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元年,也就是吴贤秀入琼的那一年,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元和七年(812年)病逝于贬所,葬于今址,迄今整整1200年。815年,皇帝下旨为其平冤昭雪,那时他已辞世3年。

  韦执谊谪琼期间,意志没有消沉,而是励精图治,为民办了不少实事,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在任上主持修筑“岩塘陂”和“亭塘陂”,蓄水和引水灌溉万顷农田。这两个塘陂还沿用至今,不过已被改称为“旧沟”和“新沟”。清代海南探花、著名书画家张岳崧曾撰一联赞颂韦执谊:“祖德树宏谟,训至一经,三相高明昭北阙;宗功垂大业,田开万顷,两陂利泽遍南溟。”

  “从韦执谊墓园的形制来看,已经没有唐墓的特征了,而是融合了琼北地区墓葬的特点,如大量使用玄武岩石材等。”王育龙认为,“按他的级别,如果他当年能够归葬长安,完全可以入葬皇陵,埋在先皇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