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只要一提起海南这几个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宋氏三姐妹,他们老家就是海南文昌的,她们俊美的容貌、超凡的智慧、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都有海南的血脉催化。
宋庆龄女士遇到一位不认识的将军,听说将军是海南文昌人,忍不住脱口而出一声“哥哥”。这一声,历经中国风云的她,小女子般地叫出了对海南的根缘与血脉,情深到凝重。
海瑞,我们不陌生吧。他是海南岛琼山下田村的,与他同村的邱浚,都从海南走出来。他们二人都出岛为官,都一生屡屡回望家乡,都想回去,却都只能魂归人难归。
“百计思归未得归,梦魂夜夜到庭闱。愁心苦似丸和胆,泪点多如线在衣。老来肌骨怕寒侵,无夜家园不上心。……”这是官阶至宰相的邱浚发出的呼告。想他是一直南望家乡,老而尤甚。但他与海瑞的清廉,却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标杆,从海南岛的上空一直响彻中原大地,无有几人能及其项背。
黄道婆,从江苏松江走到海南,学习了当地黎族的纺织技术,又带回了松江老家,成为中国纺织技术的改革家。我们到陵水椰田古寨时,那里有两位阿婆正在用土法织布,经纬匀称严密,布结实挺立,让你真想伸手摸摸。还有这里的银器打磨技术,对于没有自己独立文字的当地人民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技术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传承,人文传承。令我们敬佩。
在陵水古寨,我们还在村长家喝了一顿茶。村长有八个孩子,他阿妈与女儿接待了我们,为我们奉上泡菜,倒了热茶,为我们唱了一曲欢迎歌。民风民韵、风土人情,在一个小屋发酵流淌,从一个小屋传出,让我记在心里,带回了北方。哦,还得说这个古寨,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接触了海南原始人文与生态的内核。出乎我的意料,当地人以黑胖矮为美,与时下流行的“白富美、高富帅”正好反向而行。说不出是好是坏,是优是劣,只觉得他们还很纯朴、还很传统,没有被现代的物欲与铜臭所沾染,没有被全球化所淹没。
海南人也有浓重的祈福、向美民风。佛教中有南海观世音菩萨,三亚南山寺树起一百零八米的南山海上观音圣像,乃是世界最大的白衣观音造像,也从地理标识上在中国诠释了南海观世音这一佛教名词。还有南山不老松,当地叫龙血树,颠覆了我以为不老松是松树的说法,原来它是树龄可达万年的龙血树。海南人还把“财源茂盛达三江”的“三江”,也收归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附近万泉河、龙滚河和九曲江三江汇流处。虽然牵强,可一颗向美、愿善、祈愿的心跃然升起,让人内心雅然。
离开海南,那里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的美好,让我久久难忘。我产生了一个愿望,就是在海南的乡村小镇,买一栋住宅,钱不会太贵,还可能尽享海南风物。只是,不能有朋友们愿否相伴同行。
事实上,让我们亲近自然生态,是海南旅游的魂魄,她在遥远的南方,与我们的心灵互通,向我们的心灵发着招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