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晋代盖泓所撰的《珠崖传》开启海南开始纂修地方志的历史,可惜与宋代的《琼管志》、《琼州图经》、《万安军图经》、《琼海方舆志》等一并散佚。现存的海南地方志中,以明代唐胄纂编的正德《琼台志》,清代道光年间张岳崧纂修的《琼州府志》和光绪年间张嶲纂修的《崖州志》史料最翔实、文献价值最高。洪寿祥、周伟民主编的《海南地方志丛刊》(点校本),凡78种68册,是一部侧重于古、近代海南历史的大型原始资料总集,对研究海南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有着巨大参考价值。
明清两朝,海南学儒辈出无穷,被誉为“海外衣冠胜事”。“海南四绝”的著绝丘濬、诗绝王佐、忠绝海瑞、书绝张岳崧,他们或著作等身,或诗文传世,或忠贞报国,或名垂青史。琼籍学人名倾朝野,著书立说之风久盛不衰,其中以白玉蟾的《海琼玉蟾先生文集》、丘濬的《琼台会稿》、王弘诲的《天池草》、海瑞的《海瑞集》、王佐的《鸡肋集》、张岳崧的《筠心堂集》等最具影响。洪寿祥、周伟民主编的《海南先贤诗文丛刊》(点校本),凡26种27册,汇集了民国之前海南籍学者的诗文著作。
清代和民国时期,大批国外学者赴海南岛开展田野考察,他们以他者的眼光对海南岛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其中美国传教士香便文的《海南纪行》,法国传教士萨维纳的《海南岛志》,美国长老会海南岛传教团的《棕榈之岛——清末民初美国传教士看海南》,德国文化人类学家史图博的《海南岛民族志》,日本学者小叶田淳的《海南岛史》,日本学者冈田谦、尾高邦雄的《黎族三峒调查》等著作,反映了那个时期海南社会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史图博的《海南岛民族志》,在黎族文化研究方面最令人瞩目。
当代国内学者从多科学、多角度对海南历史文化开展研究,这方面的著作有林日举的《海南史》,吴永章的《黎族史》,阎根齐、刘冬梅的《海南社会发展史研究》(古代卷),高海燕的《海南社会发展史研究》(近现代卷),程昭星、邢诒孔的《黎族人民斗争史》,陈光良的《海南经济史研究》,黎雄峰的《海南社会发展简史》,司徒尚纪的《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史》等。由周文彰担任总主编的“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是建省以来海南学术界、出版界的一大盛事。该丛书分特区卷、历史卷、文学艺术卷、民族卷、社会卷、文博卷、华侨卷、历史文化名人卷、海南研究经典卷、海南学者经典卷共10卷100种104册,系统地体现出海南学者在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反映了海南历史文化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