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所有:海南文化网
咨询热线:0898-68521012
投稿邮箱:303771529@qq.com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贤濂路58号楠滨华庭项目商铺北区C栋商场3层夹307-308
Copyright © 2016 wh0898.com 琼ICP备16000209号-2
文:特约撰稿人李长茂
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6周年的记念日,而不足十天前的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为“山东号”在海南三亚正式交付。这中间似乎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131年前12月17日在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北洋水师,却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当中全军覆没。而这一年毛泽东刚刚一岁多。在毛泽东诞辰的126年前夕,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为“山东号”,并选择12月17日下水,也许就是警醒我们勿忘国耻!
我们当中很多人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风和日丽中度过,但是100多前毛泽东的童年和少年更多感受到是当时中国战火硝烟和民不聊生。100多年后,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在海南的南部三亚市下水,在海南的东北部,甲午战争前筹建的溪北书院却记录着年轻时代的毛泽东那一代人所关注的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历史。
1888年,北洋水师宣告成立,却在几年后,即1898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不仅是一场海战的失败,更是宣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同时从根本上动摇了那一代人的“文化自信”。溪北书院的创建者潘存在甲午海战之前一年去世,如潘存目睹他去世一年之后中日甲午海战中国的惨败,不知会有什么想法?溪北书院创建人潘存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那一年潘存23岁。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就在潘存34岁中举的那一年,即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在辞官回乡第二年,67岁高龄时,潘存应时任两广总督张树声邀请,协助督办雷琼两郡团练。而在一年之前,一生耿介、三十年为官不得志的潘存好不容易遇到欣赏他的伯乐——对他礼敬有加的户部最高级长官、后被誉“救时宰相”阎敬铭。为什么阎敬铭再三拟升职挽留当时户部主事潘存,而66岁的潘存仍决意辞官,但辞官一年后却应时任两广总督邀请重新“出山”?潘存辞官后,1883年,中法战争正式爆发,而且法国舰艇“萨尼号”还闯入海口水域。
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红色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性自信”似乎是“官话”,特别是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变色”的时代背景下,很多所谓学者嘲笑这些“官话”的言辞似乎更有市场。但回溯潘存去世的二十年内,也就是毛泽东青年生活的时代,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的彻底失败,1911年底的辛亥革命爆发,“一战”时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1919年的巴黎和会却要承担战败国割地的屈辱……只有面对这些历史,我们才能体会那一代仁人志士的内心煎熬。深刻感受这一段历史的毛泽东在后来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所描述:“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但是,与此同时,胸怀正义、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总不希望自己像西方列强一样,成为强盗国家。如毛泽东曾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这似乎也是“官话”和自我标榜。但只有感受那个时代仁人志士的内心迷茫、彷徨,我们才能体会毛泽东当时说的话:“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十月革命之前,俄国是侵略中国的强盗。但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俄国却“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这对苦难当中的中国仁人志士思想冲击无疑具有颠覆性。一个强盗国家突破变成两肋插刀的仗义朋友、邻居!什么原因让俄国发生这种巨大的改变,对于当时苦苦追求救国救亡直到进步人士来讲,不可能不全力关注!而在此之前,毛泽东、周恩来等更多信奉的是无政府主义。
所以,也许在12月26日,即毛泽东诞辰周年纪念日,在缅怀我们伟人,从历史中自信面对未来,似乎比参与到商家为产品销售而推动的所谓西方圣诞节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