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协会管理登录] 【今日海口】电子专刊 活动案例

东坡书画展

“永远的苏东坡”全国专题书法联展作品评奖结束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5-10 18:47:48 字体:[大][中][小]关闭本页

“永远的苏东坡——纪念苏东坡诞辰980周年暨登陆海南儋州92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联展”,按计划于5月初面向海内外征集作品已经结束。共征集各类书法作品670多件。日前,全部作品初评、复评以及获奖作品终审已经结束。


精品满目:国展评委赞叹不已


自今年1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后,海内外众多媒体大力传播,中央驻琼各媒体和省内各媒体积极配合,网络热情支持。多个东坡遗址市州的宣传、文化部门,各地东坡文化研究会,以及中国广播电视报刊协会及其所属中广书画院等,以多种方式,动员多方面力量,从不同角度提供诸多支持和帮助。中华新闻记者协会(台湾省)积极响应,组织十多家重要媒体,同时发声,热情弘扬东坡文化,统一组织代理征集了数十幅作品。北京等地一些书画艺术名家认真创作精品参展。全国20多个省区,500多位作者创作寄送作品参展。既有“八十七岁翁”,也有“九龄童”;有许多是全国书协或省书协会员,也有大量业余作者。有的作者一人创作多幅作品,也有的作者首先发送作品图稿,征求意见。多种书体、多种形式、多种材料,精彩纷呈,自相映发,目不暇接。许多作品看得出凝聚着作者长时间的思考、谋划和书写的精力与智慧,使人感动不已。

全部应征作品,均严格造表登记,按先后顺序确定原始编号,留存完整信息资料。567日,由海南省新闻界书画家协会为主,邀请专家组成初评委,将全部作品以统一编号、分组筛选、各组交叉复选等方式,逐一评议,精选出200余件作品。59日,由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为主,邀请全国书界名家和省书协名家组成七人评委会,其中有多位曾任“国展”评委。他们经验丰富,标准严苛,评选出近百幅作品参加展出、编入画册专辑;从中遴选出参加全国巡展包括台湾展出的精品,进而又评出获奖作品。


获奖不易:一字之误尽失前程


为保证面向全国的联展作品质量标准,评委们以极其苛刻甚至十分惨酷的手法,极尽挑剔之能事,以做到优中选优。除去对于笔墨章法等常规项目严格审查之外,对于印章、款识等细节一概从严。组委会特地邀请宋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专家、东坡诗词专家、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前院长阮忠教授作最终内容审读,发现一件重重过关、已定三等奖的极富特色的作品,因将东坡《法惠寺横翠阁》诗中“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中的“暮见”误写为“暮色”,一字之差,终被淘汰,导致三等奖比原计划缺少一名。

中华新闻记者协会(台湾省)获得组织奖。


习用苏典:传递政治智慧与艺术风格


习近平同志近年讲话、文章引用古人名言很多,引用个人言论最多的即是苏东坡,主要是治国理政、干部作风等方面。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开篇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此次全国联展,组委会精心组织了20多件以习近平同志引用苏东坡诗文为主要内容的书法精品,集中展示了总书记对东坡文化的独特情怀,赞颂东坡执政理念的热情,以及借此对全党同志教诲与激励的深切期望,同时,也彰显着苏东坡文化、习近平智慧与书法艺术这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标致的融合,诠释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两岸同心:十位将军联袂挥毫歌咏东坡


拥有书画家身份和影响力的五位台湾退役将军范以俊、邱金发、张彝霖、俞川心、李丰池,最年轻的七十多岁,年长的已近九秩。他们得悉海南省牵头组织纪念东坡诞辰,欣然为书画联展挥毫祖籍安徽生在江苏、曾就读南京中学的范仲后裔85岁的范以俊少将,曾于10年前出席海峡两岸将军同祭祖系列活动,与大陆国防大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彬少将同笔合书“一杯长安酒,两岸将军情”,代表两岸将军用墨宝留下民族文化传承的永久记忆。此次参加纪念东坡书法联展活动,范以俊少将以行楷全文书写苏东坡《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清新豪健、端庄平稳、大气磅礴。

解放军空军装备部政治委员、中国书协会员龚德宏将军,军委空军政治部原副主任、中国书协会员周卫平将军等,热情回应,拨冗挥毫,两岸将星一同闪烁在东坡文化学习与传承的广阔空间。龚德宏将军书写东坡《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全文。将军钟爱,乡愁情怀,军魂文胆,跃然纸上。

目前作品已进入托裱和翻拍阶段,将于6月初开始巡展。74日至12日在台湾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展出。(本报讯记者“永远的苏东坡——纪念苏东坡诞辰980周年暨登陆海南儋州92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联展”,按计划于5月初面向海内外征集作品已经结束。共征集各类书法作品670多件。日前,全部作品初评、复评以及获奖作品终审已经结束。